从茶叶到茶的“演变”过程

2022-09-24

507a183140a2aeff42a9311e1e21d3dd_0462.jpg_wh1200.jpg



从茶叶到茶的“演变”过程

绿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叶品类之一,属不发酵茶,是以茶树新芽为原料,未经发酵,经杀青、揉捻、干燥等典型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。绿茶品质特征为“三绿”(外形绿、汤色绿、叶底绿)、香高、滋味鲜爽,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。绿茶作为****的茶类产品之一,不仅可以提神,还可以抗衰老。实验研究表明,绿茶本身含有抗氧化剂,能起到抵抗老化的功效。这篇文章就来简单介绍绿茶的制作工艺过程。

绿茶的基本生产流程一般为鲜叶采摘、杀青、揉捻、干燥和精制。

1.   鲜叶采摘又称为采青,是指茶青的采摘,茶青的采摘有严格的标准,芽叶的老嫩程度熟、匀整程度,以及采摘的时间等,都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。用来制成绿茶的茶叶应无劣变、无异味。鲜叶采摘回来后,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,厚度以7~10厘米为宜,摊放时间为6~12小时,中间适当翻叶。鲜叶摊放含水量达到68% ~70%时,叶质变软、发出清香时,即可进入杀青阶段。其中含水量必须严格把握适量:含水量太低导致失水,叶子晒干晒死,会造成茶叶成品味薄;含水量太高,没有搅拌,造成鲜叶积水,会导致茶叶味道苦涩。

2.   杀青,杀青是绿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。杀青采取高温措施,散发叶内水分,钝化酶的活性,阻制酶促反应,并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,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,保持茶叶色泽和风味。茶叶转入炒青机,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,并需炒壁预热。炒青时间根据茶叶嫩度、水分多少确定。茶叶分级杀青,杀青机内温度保持175~185℃,下机的杀青叶需用风扇快速冷却,防止叶色变黄,水闷气产生,经杀青后的叶子色泽变成暗绿色,手感柔软,无红梗红叶,焦边焦叶,青色消失,茶香溢发。为防止杀青不透或焦叶产生,若杀青不透时应适当提高炉温或减少投料量,若出现焦叶则应适当降低炉温或增加投料量,并把焦叶捡出集中处理。

3.   揉捻,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,通过利用外力作用,使叶片揉破变轻,卷转成条,体积变小,易于冲泡。揉捻过程投料时自然投放,不宜加压投放,加压程序宜“轻,重,轻”,开始时不加压,待叶子卷成条形时逐步加压,从轻到重,促使卷条紧缩后在松压,最后去压,达到揉捻均匀。采用一次揉捻,时间20~30分钟,揉捻过程要注意杀青叶的质量,发现有焦味茶或红梗红叶的要分开揉捻,并告知下一道工序的人员要分开烘干。

4.   干燥,干燥的目的是为了蒸发水分,整理外形。充分发挥茶香。绿茶的干燥程序,一般要先进行烘干,然后再进行炒干。因揉捻后的茶叶,含水量还是很高,如果直接进行炒干,会使茶叶在炒干机里面形成团块,茶汁易粘结锅壁。烘干过程保持毛火温度在110~120℃,足火温度在100~110℃,操作过程注意观察是否有出现因操作不当导致烟焦,如有出现霉变结块的应捡出集中处理。

5.   精制,干燥过后的茶就可以用来冲泡了,但由于这种初制茶外形不佳,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稳定,在销售之前,会对初制茶进行精制,包括筛分、剪切、拔梗等工序,干燥后的茶叶通过圆盘式筛分机,按照产品的需求选择相对应的筛网,确保经过筛分能得到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的产品;随后进行剪切,工艺要求需要较细的条形时,可用切碎机将茶叶进行切碎;其次是拔梗,主要是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;覆火,当茶叶干燥不够时,需要再进行干燥一次,也称补火;最后就是风选,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,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,达到去除多余茶渣的效果,以免影响茶叶装袋品质。经过这些程序完成的茶,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。

从茶叶变成茶不仅过程重要,茶的保存方法也需要注意,绿茶的保存一个是要避免潮湿,绿茶茶叶是一种疏松多孔的亲水物质,具有很强的吸湿性,所以存放绿茶要避免湿度较高的地方,以免绿茶酸化变质进而影响到茶的品质。其次是要避免高温,温度过高会影响绿茶的质量、香味、口味等等。绿茶相对于其他茶来说,是没有经过发酵工序的,这也就保存了茶叶自带的清香等天然特质,饮用绿茶还可以防癌以及降血脂等功效。在时代的变化和人们追求健康的生活状态下,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接触到像绿茶这样的茶类饮品,这也就意味着茶叶的制作工艺把控尤为重要,好的品控才能带来好的品质,对茶叶制成茶的过程工序相对于其他类来说,不是最复杂却是最为仔细,在制作工艺需要更完善的标准和严格按照步骤来实施,为制造出好品质的茶铺好基石。


分享